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——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述评


本报记者 齐旭

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实践反复告诉我们,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、买不来、讨不来的。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,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、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,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,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,载人航天、探月探火、深海深地探测、超级计算机、卫星导航、量子信息、核电技术、大飞机制造、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,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。

同时,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,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,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。在一些基础研究领域和前沿科技领域,我国还存在亟待突破的短板弱项,芯片、新材料、数控机床等关键核心技术面临被 “卡脖子”的风险,创新驱动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。
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。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面向经济主战场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,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。这是面对百年变局、世纪疫情冲击和国内高质量发展等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。

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,要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。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。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指出,我们坚持科技自立自强,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、摆在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,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,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。

“今天,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源头技术创新,否则我们所有的创新努力,都将是在别人的院子里建大楼。”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。近年来,我国重点领域在多个难点上取得关键性突破:5G标准必要专利占比居全球首位,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,量子通信、新能源汽车、新型显示技术走在世界前列,高端芯片设计、制造工艺水平加快提升,封装技术与国际主流水平同步。一套以技术创新为主干框架的先进制造业体系逐渐显现轮廓。

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长期以来处于跟踪和模仿,自立自强还不够。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主任陈学东指出,我国产业基础关键环节仍面临挑战,特别是部分核心零部件、关键材料和工艺软件不能自主可控;产品一致性、稳定性、寿命可靠性需要全面提升;质量效益指数低,缺乏知名品牌 ……导致我国制造业长期徘徊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。

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是一场持久战。要加大基础技术研究投入,夯实产业基础能力,鼓励整机企业、重点工程和项目优先采购基础突破的基础产品;同时发挥数字化、智能化新技术的作用,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,推动上下游生产计划有序对接,并实现数据资源的高效沉淀与积累。

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,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。 “集中力量办大事”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,无论是当年的“两弹一星”,还是“北斗”成功组网、5G通信技术走进无人区等新时代技术产品和应用的突破,我国的举国创新体制均发挥了巨大作用。

“单丝不成线,独木不成林。”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一个全链条的过程,要资源、机构、布局、体系等全方面的动态调整与完善。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高旭东表示,我国今后的创新不仅仅是单项技术、单个产品的创新,这样做,即使成功了,也很难跳出当前已经建立的技术体系、经济体系。因此“举国”是核心,需要超越企业、超越市场,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。统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经理、CTO张磊表示,政策扶持和政府牵引是新型举国体制中的重要部分,通过需求倾斜可以给企业一个小的杠杆去撬动更大的市场,即把需求侧和供给侧连接起来,从而实现技术创新、企业成长和市场扩大的正向循环。

在新时代新征程上,必须以更强烈的历史主动、更创新的战略举措,强化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,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,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优化配置创新资源。一方面是科学统筹,。瞄准事关国家产业、经济和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,奔着最紧急、最紧迫的问题去,明确主攻方向和突破口,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;另一方面是优化机制,积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,尤其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,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,推动科技创新投入主体多元化、管理制度现代化、运行机制市场化、用人机制灵活化,为营造良好创新生态,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创造宽松包容的科技创新社会氛围。

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,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。 “新”意味着广阔机遇,昭示着无限潜力。开辟人无我有、人有我新的“新领域新赛道”,才能以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培育壮大“新动能”,形成发展“新优势”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新兴产业加速发展,服务机器人、智能可穿戴装备等产品增势强劲,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 7年位居世界首位,新材料产业产值实现翻番,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,数字化、绿色化转型全面推进。

近年来,多地基于各自产业发展优势,从创业热点领域洞见新赛道,让新经济新动能持续涌动。北京孕育出自动驾驶、共享出行、卫星互联网等新赛道;杭州基于城市大脑场景培育出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供应链金融等新场景;深圳涌现出智能网联汽车、服务机器人、创新医疗器械等新领域。

着眼未来育新机的同时,也不能忘记巩固存量优势产业。湖南省在打造电子信息、新能源汽车、现代石化产业等 “新三样”的同时,巩固提升工程机械、轨道交通装备、中小航空发动机等“老三样”,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;辽宁让传统产业在创新中转型升级,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装备制造、冶金、石化等“老字号”产业赋能增效,以“智变”求“质变”,同时让新兴产业在创新中加速崛起,着力培养高新技术企业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、雏鹰企业、瞪羚企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“新苗”。

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,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。我国市场空间大、产业链全、资本市场活跃、科研人才储备足。可以说, “四链”深度融合,有助于相关产业从需求和供给两端精准发力,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、以市场为导向,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,加快提升企业技术能力。

目前,全国多地加快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体系。广州南沙发布 “四链融合”政策体系,从企业经营、市场拓展、技术创新、资本融通、人才培育、政府服务等方面出台30条极具竞争力的政策措施,全面升级区域内产业政策;辽宁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新发展中面临政策把握应用难、科技需求提炼难、专家精准对接难、科技人才引进难、创新发展融资难五个难题,为企业打造一支在技术、金融、管理、财税等领域,留得住、用得上的科技创新“多链融合”服务团队;合肥高新区引入本土企业链接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创新平台,构建“源头创新-技术开发-成果转化-新兴产业”全链条创新体系,给予新型研发机构更大的财政资金自主权。

“四链”涉及各行业的主管部门、财政部门、行业企业、高校、研究机构等多方主体,要形成各个链条“各负其责、协同推进”的格局,一是要形成深度融合机制,各地要完善政策设计,编织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。二是要推动创新供给于产业需求的高效衔接。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人员为企业做好咨询、纾困等问题的解答,精准服务产业发展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